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夷狄(yí dí):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這裏指邊遠地區。
- 中國:古代指中原地區。
- 謂言:以爲,認爲。
- 中門:內、外門之間的門,這裏可理解爲家中內部。
- 異域:不同的地域,此處指關係變得陌生如同在不同地方。
- 出處:出仕和隱退。
翻譯
不要總是說路途艱難,其實邊疆地區的狀況和中原內地差不多。原本以爲骨肉親情無比親近,可有時候竟像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好似處在不同的國度那般陌生。一個人的出仕或者退隱都取決於自身,道路也不存在絕對的暢通或者阻塞。家門前留下兩道車轍,無論朝向哪裏不都可以前行嗎?
賞析
這首《雜曲歌辭·行路難》以獨特視角探討人生「行路」之難。詩開篇否定了傳統認爲「行路難」的觀點,指出地域差異並非是造成難行的根源,意在說明難不在外在環境。接着詩人以「骨肉親」與「中門異域」的強烈反差,揭示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複雜多變。真正的困難常來自人心,親情都可能淡漠疏離 ,表現出詩人對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則轉至人生選擇層面,表明成敗得失取決於自身態度與行動,道路的通暢或阻塞並非天生註定。最後以「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收尾,形象又富含深意,車轍代表着人生道路的選擇,傳達出只要勇於前行,無論怎樣的選擇都可行得通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質樸卻蘊含深刻哲理,勸誡人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時轉換視角,不屈從命運安排,掌握自身人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