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法眼:佛教用語,指洞察一切,見性成佛的智慧。
- 魔:佛教用語,指障礙修行的事物。
- 阿彌陀:即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佛,代表無量的光明和壽命。
- 真如:佛教用語,指事物的真實本質或本性。
- 菩薩:佛教中指覺悟後發願普渡衆生的聖者。
翻譯
無所求即是洞察一切的智慧,有所念則會成爲修行的障礙。 既無所求也無所念,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境界。 真如與菩薩,其實本質上並無差別。
賞析
這首詩偈簡潔而深刻地表達了佛教的修行理念。龐蘊通過對比「無求」與「有念」的狀態,指出真正的佛法智慧在於內心的無慾無求,這種狀態即是與阿彌陀佛的境界相通。詩中還強調了真如與菩薩在本質上的無差別,體現了佛教中衆生平等、萬物一體的思想。整體而言,這首詩偈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佛教哲理的精煉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