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

直城朱戶相邐連,九逵丹轂聲闐闐。春官自有花源賞,終日南山當目前。 晨搖玉佩趨溫室,莫入竹溪疑洞天。煙銷雨過看不足,晴翠鮮飆逗深谷。 獨謠一曲泛流霞,閒對千竿連淨綠。縈迴疏鑿隨勝地,石磴巖扉光景異。 虛齋寂寂清籟唫,幽澗紛紛雜英墜。家承麟趾貴,劍有龍泉賜。 上奉明時事無事,人間方外興偏多。能以簪纓狎薜蘿,常通內學青蓮偈。 更奏新聲白雪歌,風入松,雲歸棟。鴻飛滅處猶目送,蝶舞閒時夢忽成。 蘭臺有客敘交情,返照中林曳履聲。直爲君恩催造膝,東方辨色謁承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邐連(lǐ lián):連續不斷。
  • 九逵(jiǔ kuí):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 闐闐(tián tián):形容聲音大。
  • 春官:古代掌管禮儀的官員。
  • 花源:指美麗的景色或園林。
  • 洞天:道教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鮮飆(xiān biāo):清新的風。
  • 獨謠(dú yáo):獨自吟唱。
  • 流霞:指美酒。
  • 疏鑿(shū záo):開鑿,引申爲規劃佈局。
  • 石磴(shí dèng):石階。
  • 巖扉(yán fēi):山岩的門戶,指山洞口。
  • 清籟(qīng lài):清脆的聲音。
  • 麟趾(lín zhǐ):指貴族的子孫。
  • 龍泉:寶劍名。
  • 簪纓(zān yīng):古代官吏的冠飾,代指官職。
  • 薜蘿(bì luó):指隱士的服裝。
  • 青蓮偈(qīng lián jì):佛教的偈語。
  • 白雪歌:古代歌曲名,此處指高雅的音樂。
  • 蘭臺:古代官署名,此處指朝廷。
  • 曳履(yè lǚ):拖着鞋子,形容從容不迫。
  • 造膝(zào xī):親近,親密。
  • 謁承明(yè chéng míng):拜見皇帝。

翻譯

直城的硃紅色門戶相連不斷,九條大道上紅色的車輪聲響亮。春官自有美麗的園林欣賞,終日面對着南山。早晨搖動玉佩匆匆趕往溫室,傍晚進入竹溪彷彿進入仙境。煙霧消散,雨過天晴,美景看不夠,晴朗的翠綠和清新的風在深谷中逗留。獨自吟唱一曲,享受着美酒,悠閒地對着成片的竹林。曲折的規劃隨着勝地而變化,石階和山洞口的光景各異。空曠的書房裏寂靜無聲,只有清脆的聲音在吟唱,幽深的溪澗中雜花紛紛落下。家族承襲着貴族的血脈,寶劍上刻有龍泉的字樣。向上奉行明時的無事之治,人間與方外興起的樂趣頗多。能夠以官職的身份親近隱士的生活,常常通曉佛教的青蓮偈語。再奏起新曲《白雪歌》,風穿過鬆林,雲歸於棟樑。鴻雁飛逝的盡頭仍目送,蝴蝶舞動時夢境突然成真。蘭臺上有客人敘說交情,夕陽中林間傳來從容的腳步聲。只爲君恩而催促親近,東方辨色後拜見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官宦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通過對直城、九逵、春官、南山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唐代官員的生活場景。詩中「煙銷雨過看不足,晴翠鮮飆逗深谷」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自然景色的美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嚮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官職與隱逸生活的雙重嚮往,體現了唐代士人複雜的心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權德輿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