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煤炭

· 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拼音

譯文

鑿開混沌之地層,獲得烏金是煤炭。蘊藏無盡之熱力,心藏情義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猶如是春風。熊熊洪爐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鐘鼎彝器之製作,全賴生成是原力。鐵石雖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飽又暖和。不辭辛勞不辭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注釋

混沌(hùndùn):指世界還沒有開闢以前的狀態。古人認爲天地未開時“混沌如雞子”。這裏指大地。 烏金:指煤炭。 陽和:原指暖和的陽光,這裏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熱能。 意最深:有深層的情意。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燒給人們帶來溫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勢大,這裏引申爲廣大。 鼎彝(yí):烹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 元:依賴。 生成力:煤炭燃燒生成的力量。 蒼生:老百姓。

這首七言律詩是詩人託物言志之作。于謙借煤炭的燃燒來表達憂國憂民的思想、甘願爲國爲民出力獻身的高風亮節。整首詩語言質樸明暢,平平道來,略無藻飾,而意象明晰,寄託深遠,是詩人自我人格和理想的真實寫照。

賞析

首聯概括了煤炭開採的過程。“混沌”指蘊藏煤炭的深厚地層,“陽和”二字用得最爲貼切形象,指煤炭巨大的能量蘊蓄。 頷聯和頸聯高度評價了煤炭的巨大貢獻,尤其是頷聯“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將煤炭燃燒換來的溫暖、春意、光明做了極其形象、極其富有詩意的概括,語言之優美,對仗之精嚴,哲理之深刻,形象之生動,達到了極致。 頸聯繼續闡發煤炭的作用和傾情奉獻的素質。把“鼎彝”二字引申爲“國本”之意,對這一聯的理解,就超出了煤炭是百姓做飯的能源的範疇,而是說國家的根本和命脈要倚仗那些把握蒼生國運的臣子的赤膽忠心來維護。根據本詩崇高莊嚴的格調判斷,于謙的本意或許更接近這樣的解釋。 在尾聯中,于謙把自己的感情和心願完完全全融進了煤炭,給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用以概括自己心憂蒼生、情寄社稷、公而忘私、無怨無悔、奉獻犧牲的偉大一生。 該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詩中描寫了煤炭的開掘過程及其蘊藏熱力的本性,歌頌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表達了詩人爲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甘願赴湯蹈火的自我犧牲精神。這首詩緊緊扣住煤炭的特性落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句句寫煤炭,句句寄託詩人的情懷.是詩人一首有名的詠物詩。特別是最後兩句詩將煤炭徹底人格化並賦予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詩人只希望能讓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溫飽,爲此,自己決心不顧千辛萬苦走出深山老林,抒發了詩人爲祖國爲人民不辭辛苦的情懷,表現了詩人關心百姓疾苦並甘願爲之獻身的高尚情操。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

于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