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竊祿:指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 高堂:指父母。
- 帝裏:指京城。
- 芳菲:花草的芳香,也泛指花草。
- 谷送宮鶯曉:谷中傳來宮鶯的鳴叫,預示着天亮。
- 煙添御柳肥:煙霧繚繞,使得御園中的柳樹顯得更加茂盛。
- 斑斕: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
- 試春衣:嘗試穿上春天的衣服,指迎接春天的到來。
翻譯
誰家的孩子坐享其成,說要回家卻始終未歸。 家中父母已是白髮蒼蒼,京城裏的花草卻依舊芳香。 清晨,谷中傳來宮鶯的鳴叫,煙霧使得御園的柳樹更加茂盛。 五彩斑斕的春色處處可見,但不知在哪裏可以試穿春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不歸家的兒子與家中等待的父母之間的對比。詩中,「竊祿誰家子」一句,既表達了對不勞而獲者的批評,也隱含了對兒子不歸的責備。後文通過對京城春色的描繪,反襯出家中父母的孤寂與期盼。最後兩句「斑斕五色在,何處試春衣」,則巧妙地以春天的到來,暗示了時間的流逝,以及對兒子歸家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家庭團聚的渴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唐伯元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曆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於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
► 102篇诗文
唐伯元的其他作品
- 《 夜宿藍屋驛不寐追和白沙先生臺書春晚之句 》 —— [ 明 ] 唐伯元
- 《 病中對雪聞諸省丈在假集杜 》 —— [ 明 ] 唐伯元
- 《 送徐郡侯入覲集杜 》 —— [ 明 ] 唐伯元
- 《 乙酉元日八首 》 —— [ 明 ] 唐伯元
- 《 週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 —— [ 明 ] 唐伯元
- 《 醉經樓四首 》 —— [ 明 ] 唐伯元
- 《 和玉車見約事竣各便道省覲兼訂復命之期先此惜別集杜三首 其三 》 —— [ 明 ] 唐伯元
- 《 別李中丞維卿兄之楚集杜二首 其二 》 —— [ 明 ] 唐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