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藍屋驛不寐追和白沙先生臺書春晚之句
古驛江頭近釣磯,傷心春事故山違。
楊朱正恐當年誤,伯玉寧知四九非。
反命敢雲恭父命,征衣今又負萊衣。
庭槐舊綠稱觴處,留得清陰待我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藍屋驛:古代的一個驛站名。
- 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 楊朱: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這裏可能指詩人自比。
- 伯玉:古代賢人,這裏可能指詩人自比。
- 四九非:指四十九歲,古人認爲四十九歲是一個重要的年齡節點。
- 反命:回報使命。
- 恭父命:恭敬地執行父親的命令。
- 征衣:指出門在外所穿的衣服。
- 萊衣:古代的一種衣服,這裏可能指家中的衣服。
- 庭槐:庭院中的槐樹。
- 稱觴:舉杯祝酒。
翻譯
古驛站靠近江邊的釣石,傷心的春事讓我與故鄉相違。 我自比楊朱,擔心當年是否有所誤,伯玉又怎知四十九歲的我有多少不是。 我敢說回報使命是對父親的恭敬,但今天的征衣又辜負了家中的萊衣。 庭院中舊有的槐樹在稱觴之處留下綠蔭,等待我歸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夜宿驛站時的思鄉之情和對過去歲月的反思。詩中,「傷心春事故山違」一句,既表達了對故鄉春天的懷念,也暗示了因公務在外而無法歸家的無奈。後文通過自比楊朱和伯玉,詩人表達了對過去選擇的懷疑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最後,詩人以庭院中的槐樹爲寄託,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家的深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思鄉之情和對人生的深刻反思。
唐伯元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曆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於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
► 102篇诗文
唐伯元的其他作品
- 《 七夕過留城四首 》 —— [ 明 ] 唐伯元
- 《 病中書懷寄楊太史貞復兼謝枉顧集杜 》 —— [ 明 ] 唐伯元
- 《 新移芍藥臺上 》 —— [ 明 ] 唐伯元
- 《 偶憶亡友王藩甫及姜可叔 》 —— [ 明 ] 唐伯元
- 《 大司空曾公見招以病乞改別約集杜 》 —— [ 明 ] 唐伯元
- 《 乙酉元日八首 》 —— [ 明 ] 唐伯元
- 《 賤辰承呂維師徐獻和李宗誠曾舜徵袁季友諸省丈及羅布衣汝存攜酒見過集杜 》 —— [ 明 ] 唐伯元
- 《 和玉車見約事竣各便道省覲兼訂復命之期先此惜別集杜三首 其一 》 —— [ 明 ] 唐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