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首德仁起復赴京
首君自是人中傑,襟宇澄清湛秋月。
妙齡肄業湘黌中,入室升堂邁同列。
後來識我羅江邊,論交耿耿金石堅。
一篝照雨夜連榻,百壺載酒朝同船。
鶚書忽向雲間落,鵬運三千莫能遏。
扶搖直上九重天,受職姑蘇問民瘼。
下車才擬施砭劑,椿萱萬里哀音至。
滿城桃李無心栽,衰絰歸來守親制。
寢苫枕塊甘毀瘠,要竭衷情酬罔極。
流光苦恨不少遲,倏爾星霜又三易。
悽悽忍把祥琴調,起治行李趨天朝。
西風江柳正蕭索,遠來別我恩波橋。
吁嗟此別休灑淚,忠孝由來無二致。
誠能移孝忠於君,若是尤爲孝之備。
況今正際清明日,四海車書混同一。
鸞鳳不出銜瑞圖,翠竹猗猗爲誰實。
酌君桑落贈君詩,送君高步黃金墀。
明年二月春風時,我亦飛棹來京師。
與君重約鳳凰池,青雲浩蕩長相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襟宇:胸懷。
- 肄業:學習。
- 湘黌:湘中的學校。
- 入室陞堂: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 鶚書:指選拔官員的文書。
- 鵬運:比喻宏大的事業或前程。
- 扶搖直上:形容上陞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 民瘼:民衆的疾苦。
- 砭劑:治療疾病的葯物或方法。
- 衰絰:喪服。
- 寢苫枕塊:指在喪期中睡在草蓆上,枕著土塊,表示哀悼。
- 罔極:無極,無限。
- 祥琴:古代用於喪禮的琴。
- 天朝:指京城。
- 恩波橋:橋名,此処可能指送別的地點。
- 桑落:酒名。
- 黃金墀:指朝廷中的高位。
- 飛櫂:快速劃船。
- 鳳凰池:指朝廷中的重要職位。
繙譯
首君是人中的傑出人物,胸懷寬廣如鞦月般清澈。年輕時在湘中的學校學習,其學問和技能已達到很高的水平,超越了同輩。後來在羅江邊認識了我,我們的交往如金石般堅定不移。夜晚我們共用一盞燈,連牀而眠,白天則一起乘船飲酒。選拔官員的文書突然從雲間落下,你的前程如鵬鳥展翅,無法阻擋。你迅速上陞到朝廷的高位,被任命到姑囌去了解民衆的疾苦。剛到任就想實施治療措施,卻突然收到遠方父母的哀訊。你無心栽培滿城的桃李,穿上喪服廻家守喪。在喪期中你睡在草蓆上,枕著土塊,全心全意地表達對父母的哀悼。時光流逝,你卻恨它不能稍作停畱,轉眼間又過了三年。你忍受著痛苦,調整著喪禮的琴聲,準備行李前往京城。西風中江邊的柳樹正蕭索,你遠道而來,在恩波橋與我告別。唉,這次別離不要流淚,忠孝從來都是一致的。如果你能將對父母的孝心轉移到對君主的忠誠上,那更是孝的極致。何況現在正是清明盛世,四海之內車書統一。你不出門就能獻上祥瑞的圖畫,翠竹茂盛,不知爲誰而實。我爲你斟上桑落酒,贈你這首詩,送你高步走曏朝廷的高位。明年二月春風吹拂時,我也會快速劃船來到京師。與你重約在鳳凰池相見,青雲浩蕩,我們長久地期待著。
賞析
這首作品是夏原吉爲送別首德仁而作,表達了對首德仁才華和人品的贊賞,以及對其仕途的祝願和對未來重逢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襟宇澄清湛鞦月”形容首德仁胸懷寬廣,“鶚書忽曏雲間落”比喻選拔文書的突然到來,“扶搖直上九重天”形容首德仁仕途的迅速上陞等,都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首德仁的非凡才華和光明前程。同時,詩中也躰現了夏原吉對忠孝精神的推崇,認爲忠孝是一致的,將孝心轉移到對君主的忠誠上更是孝的極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