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系省咎與傅生

端笏龍墀三十年,心持冰檗日乾乾。 寧知卞玉青蠅污,猶幸秦臺寶鏡懸。 夜枕悠悠萱草夢,晴窗耿耿鶺鴒篇。 天門何日金雞出,鵬翼重看萬里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笏板,這裏指官員的身份。
  • 龍墀:皇宮的臺階,代指朝廷。
  • 冰檗:比喻清廉自守。
  • 卞玉:指美玉,這裏比喻賢才。
  • 青蠅:比喻讒言小人。
  • 秦臺寶鏡:傳說中秦朝的寶鏡,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比喻公正無私的監察。
  • 萱草夢:萱草忘憂,夢見萱草,表示思念家鄉。
  • 鶺鴒篇:《詩經》中的一篇,比喻兄弟情深。
  • 金雞: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這裏指皇帝的恩赦。
  • 鵬翼:比喻宏大的志向或力量。
  • :飛翔。

翻譯

手持笏板在朝廷上站立了三十年,心中始終保持着清廉自守,日日勤奮不懈。 誰知賢才如美玉般被讒言所污,幸好還有公正無私的監察如秦臺寶鏡高懸。 夜晚枕邊夢見萱草,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晴朗的窗前,兄弟情深如鶺鴒篇中描述。 何時能看到天門中金雞飛出,象徵着皇帝的恩赦,再次展翅高飛,實現宏大的志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清廉自守、公正無私的堅持,以及對家鄉和兄弟的深情思念。詩中通過「端笏龍墀」、「心持冰檗」等意象,展現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堅守和自律。同時,「卞玉青蠅污」與「秦臺寶鏡懸」形成對比,突顯了作者對公正監察的期待。末句「金雞出」、「鵬翼重看萬里騫」則寄託了作者對未來重獲自由、實現遠大抱負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堅定信念。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