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請告歸塗詠懷

行年四十六,通籍念復三。 自揣無寸補,濫竽至藩參。 馳驅南北遍,世味短長諳。 況兼愁病侵,久已萬慮澹。 雙九不我待,五斗安足淹。 盛名難副實,造化忌取貪。 一朝仗慧劍,抉破蚤抽簪。 從茲事南畝,優遊老巖嵁。 積書富萬卷,俯仰恣幽探。 此身輕蟬翼,苦去乃得甘。 止足遠殆辱,漢代有高談。 進退當自決,任人笑予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通籍:指在朝廷中有了名籍,即做官。
  • 藩參:指在地方上擔任高級官員。
  • 馳驅:奔波忙碌。
  • :熟悉。
  • :平靜,淡泊。
  • 雙九:指九九重陽節,這裏可能指年齡。
  • 五斗:古代官員的俸祿單位,這裏指官職。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者,這裏指命運。
  • 慧劍:比喻智慧,能斬斷煩惱。
  • 抽簪:比喻辭官歸隱。
  • 巖嵁:山岩,這裏指隱居之地。
  • 積書:收藏書籍。
  • 蟬翼:比喻極輕極薄。
  • 止足:知足,滿足於現狀。
  • 殆辱:危險和恥辱。
  • :傻,這裏指不計較他人看法。

翻譯

我今年四十六歲,算起來在朝廷中做官已經三年了。我自認爲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卻濫竽充數地做到了地方的高級官員。我奔波忙碌於南北各地,對世間的各種滋味已經非常熟悉。再加上憂愁和疾病的侵擾,我早已對世事淡泊無求。重陽節已經過去,我不再留戀官職。名聲難以與實際相符,命運也忌諱貪婪。一旦依靠智慧斬斷煩惱,我便早早地辭官歸隱。從此以後,我將在田間勞作,悠閒地老去在山岩之間。我收藏了上萬卷書籍,無論何時都能自由地探尋其中的奧祕。我感到自己的身體輕如蟬翼,只有經歷了苦楚才能體會到甘甜。知足常樂,遠離危險和恥辱,這是漢代就有高談闊論的話題。是進是退,我應當自己做出決定,任由他人嘲笑我的傻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通過對自己經歷的回顧,作者展現了對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慧劍」、「抽簪」等,生動地描繪了辭官歸隱的決心和對田園生活的憧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靜的高尚情操。

畢自嚴

畢自嚴

明山東淄川人,字景曾。萬曆二十年進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時,官至太僕卿。天啓元年,遼陽陷落,廷議加強海防,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天津。在任設鎮海諸營,用戚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戶部尚書,以忤魏忠賢引疾歸。崇禎初起戶部尚書,條上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獄,未幾得釋。致仕卒。有《石隱園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