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題扇

· 陳霆
功名大槐夢,身世釣魚舟。歸來霅川苕水,聊當五湖遊。誰計一絲高潔,自喜半生清曠,瓦枕對眠鷗。回首雲臺事,一笑正堪休。 桃花岸,蘋花渚,荻花洲。蓑衣任君高掛,安用搭羊裘。拍面溪風山雨,滿棹江雲海月,濁酒注磁甌。醉後不知處,江上數峯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霅川(zhá chuān):指霅溪,即今浙江吳興縣境東苕溪、西苕溪合流後的河段。
  • 苕水(tiáo shuǐ):即苕溪,在浙江省,分東西兩支,東苕溪流經吳興縣,西苕溪流經安吉縣。
  • 五湖:古代吳越地區的湖泊,這裏泛指江湖。
  • 一絲高潔:比喻清高脫俗。
  • 清曠:清靜開闊。
  • 瓦枕:瓦制的枕頭,比喻簡樸的生活。
  • 雲臺事:指漢明帝爲追念前世功臣,在雲臺閣畫二十八將的事蹟,這裏泛指功名事業。
  • 蘋花(pín huā):一種水生植物的花。
  • 荻花洲:長滿荻花的洲渚。
  • 羊裘:羊皮衣,這裏指隱士的服飾。
  • 磁甌(cí ōu):磁製的酒杯。

翻譯

功名如同大槐樹下的夢境,身世則似漂泊的釣魚舟。歸來後在霅溪和苕水間,姑且當作五湖之遊。誰會去計較那一絲的高潔,自己卻欣喜半生的清靜開闊,與鷗鳥共眠於簡樸的瓦枕之上。回首那些雲臺上的功名事業,一笑之間正可放下。

桃花盛開的岸邊,蘋花點綴的水渚,荻花遍佈的洲頭。任由你將蓑衣高高掛起,何須再披上隱士的羊皮衣。溪風山雨拍打着臉龐,江雲海月滿載於船棹之上,用磁製的酒杯傾注着濁酒。醉後不知身處何方,只見江上幾座秋意盎然的峯巒。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富貴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通過「大槐夢」和「釣魚舟」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功名的虛幻和身世的漂泊。詩中「一絲高潔」和「半生清曠」體現了作者的清高和曠達,而「瓦枕對眠鷗」則進一步以簡樸的生活象徵心靈的寧靜。結尾的「醉後不知處,江上數峯秋」則展現了作者醉心於自然,忘卻塵世的超脫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功名富貴的淡泊。

陳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聲伯。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正德初以忤劉瑾謫判六安,瑾誅復起,歷山西提學僉事卒。博洽多聞,工詩、詞、古文,留心風教。有《唐餘紀傳》、《兩山墨談》、《山堂瑣語》、《水南稿》、《渚山堂詩話》、《渚山堂詞話》。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