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慢下第時作以下共四首

· 陳霆
竿嫋長虹,鉤彎新月,幾向禹門垂釣。掣碎鰲頭,踏翻桃浪,壯志已乖年少。龍虎飛騰,風雷際運,夢想玉堂書詔。挺烏紗、豪氣填胸,長劍欲摩天表。 回首處、數畝蒼煙,半窗紅日,依舊野花啼鳥。登山臨水,弄月吟風,舒嘯響驚雲杪。雪案經書,螢窗燈火,歷覽古今俱了。看明年、雷動皇都,馳馬杏園春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竿嫋(niǎo):竿子輕輕搖動的樣子。
  • 長虹:彩虹,這裏比喻高遠的志向。
  • 鉤彎新月:形容釣鉤形狀像彎月。
  • 禹門:指科舉考試的場所,比喻爲通往仕途的大門。
  • 掣碎鰲頭:比喻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 踏翻桃浪:比喻在科舉考試中取得成功。
  • 龍虎飛騰:比喻志向高遠,氣勢磅礴。
  • 風雷際運:比喻時運亨通,事業有成。
  • 玉堂書詔:指朝廷的詔書,比喻得到朝廷的重用。
  • 烏紗:古代官員的帽子,代指官員身份。
  • 摩天表:觸及天空,形容志向極高。
  • 雪案經書:指在雪白的書案上研讀經書。
  • 螢窗燈火:指在昏暗的燈光下苦讀。
  • 舒嘯響驚雲杪(miǎo):放聲長嘯,聲音震撼雲端。
  • 雷動皇都:比喻聲勢浩大,震動京城。
  • 馳馬杏園春曉:比喻在春天明媚的早晨,騎馬奔向美好的前程。

翻譯

竿子輕輕搖動,如同長虹般高遠,釣鉤彎彎,像新月一樣,我曾多次在科舉的禹門垂釣。我曾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如同踏翻桃浪,但我的壯志在年輕時已經偏離。我的志向如龍虎般飛騰,時運如風雷般亨通,我夢想着得到朝廷的重用。我戴着烏紗帽,豪氣填胸,長劍似要觸及天空。

回首過去,只有數畝蒼煙,半窗紅日,依舊有野花和啼鳥。我登山臨水,玩月吟風,放聲長嘯,聲音震撼雲端。我在雪白的書案上研讀經書,在昏暗的燈光下苦讀,歷覽古今,一切都已明瞭。期待明年,我的聲勢將震動京城,我將在春天明媚的早晨,騎馬奔向美好的前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科舉考試中的壯志與失落,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竿嫋長虹」、「鉤彎新月」等,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的高遠志向和科舉考試的艱辛。同時,通過「回首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整首詩語言豪邁,意境開闊,表達了作者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陳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聲伯。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正德初以忤劉瑾謫判六安,瑾誅復起,歷山西提學僉事卒。博洽多聞,工詩、詞、古文,留心風教。有《唐餘紀傳》、《兩山墨談》、《山堂瑣語》、《水南稿》、《渚山堂詩話》、《渚山堂詞話》。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