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鮑仲孚出郭偶成

· 袁華
春波門頭春己深,曖曖遠村樹陰陰。 故人江海三年別,老鶴雲霄萬里心。 暇日何妨隨步屧,清時未許擲朝簪。 竹橋東畔齋居好,尚記持杯對月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波門頭:春天的城門。
  • 曖曖:昏暗不明的樣子。
  • 樹陰陰:樹木茂密,形成濃密的陰影。
  • 故人:老朋友。
  • 江海三年別:分別三年,如同隔了江海。
  • 老鶴雲霄萬里心:比喻志向高遠,如同老鶴飛翔於雲霄之上,心懷萬里。
  • 暇日:空閒的日子。
  • 步屧:散步。
  • 清時:太平盛世。
  • 擲朝簪:指辭官歸隱。
  • 齋居:指在清淨的環境中居住。
  • 持杯對月吟:手持酒杯,對着月亮吟詩。

翻譯

春天的城門處,春意已經很濃,遠處村莊昏暗不明,樹木茂密成蔭。與老朋友分別三年,如同隔了江海,我的志向高遠,如同老鶴飛翔於雲霄之上。空閒的日子何不去散步,太平盛世還未允許我辭官歸隱。在竹橋東邊的清淨居所,我仍記得手持酒杯,對着月亮吟詩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城門外的景象,通過「春波門頭」、「曖曖遠村」、「樹陰陰」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深遠的氛圍。詩中表達了對遠方故人的思念,以及自己高遠的志向和對太平盛世的感慨。最後,詩人回憶起在清淨居所中對月吟詩的情景,展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留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志向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