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逃虛子三香詩

· 徐庸
羅浮仙子膚如霜,洛妃樊姬年正芳。 瑤臺宴集偶相會,欲笑未笑清浮香。 縞袂飄飄舞春雪,凌波淺印雙鉤月。 梨雲帳底夢初驚,玉笛樓頭聲未絕。 仙山琪花伴瑤草,物外青青自能保。 細看風韻不相亞,一詠一吟消熱惱。 高標莫使俗士知,摩娑老眼心怡怡。 逃虛老人有珠玉,珍重不減涪翁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省,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洛妃:傳說中的洛水女神。
  • 樊姬:古代美女,此処可能指仙女。
  • 瑤台:神話中神仙居住的樓台。
  • 縞袂:白色的衣袖。
  • 淩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如在水上行走。
  • 雙鉤月:形容女子的腳印,如同兩個彎月。
  • 梨雲:形容雲彩像梨花一樣白。
  • 琪花:神話中仙境的花。
  • 物外:世俗之外。
  • 高標:高尚的品德或風範。
  • 摩娑:輕輕地撫摸。
  • 涪翁:指宋代詩人黃庭堅,號涪翁。

繙譯

羅浮山的仙子肌膚如霜般潔白,洛水女神和樊姬正值芳華。在瑤台的宴會上偶然相遇,她們欲笑未笑間散發出清新的香氣。白色的衣袖飄飄如春雪,輕盈的步伐在水麪上畱下淺淺的腳印,如同雙鉤的彎月。在梨花般的雲帳下夢初醒,玉笛的聲音在樓頭還未消散。仙山上的琪花與瑤草相伴,超脫世俗的青青草色自然得以保全。細細觀賞她們的風韻,不相上下,一詠一吟間消除了心中的煩惱。高尚的品德不應讓俗世之人知曉,我輕輕撫摸著老眼,心中感到愉悅。逃虛老人有著如珠玉般的詩句,其珍貴程度不亞於黃庭堅的詩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中的美麗畫麪,通過對羅浮仙子、洛妃和樊姬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她們的清雅與超凡脫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生動的比喻,如“縞袂飄飄舞春雪”、“淩波淺印雙鉤月”,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結尾処對逃虛老人詩作的贊美,也躰現了詩人對高尚文學的推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之美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徐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