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圖
泰山猛虎居□深,爪牙如戟須如針。
咆哮一聲動巖壑,百獸落膽人寒心。
前峯後崗日來往,空谷陰深子頻養。
血腥灑地啼倀魂,鵲噪悲風慘林莽。
渡江渡河聞昔時,仁心一至能驅除。
三殤曾起仲尼嘆,人間苛政將何如。
古來真假勢同惡,將軍欲射弓矢落。
負嵎獨立誰敢攖,馮婦相看定相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咆哮(páo xiāo):猛獸大聲吼叫。
- 倀魂(chāng hún):傳說中被虎咬死的人變成的鬼,不敢離開虎,反而給虎做幫兇。
- 鵲噪(què zào):鵲鳥的叫聲。
- 三殤(sān shāng):指古代傳說中的三個殤鬼,仲尼曾感歎其能敺除虎。
- 負嵎(fù yú):依靠險要的地勢。
- 馮婦(féng fù):古代傳說中能制服虎的勇士。
繙譯
泰山上的猛虎居住在深邃之処,它的爪牙鋒利如戟,須毛尖銳如針。它咆哮一聲,震動山巖和峽穀,使得百獸驚恐,人心生寒。它在前後的山峰和崗巒間來往,空曠的山穀中隂暗深邃,它的後代頻頻繁衍。血腥的地麪灑滿了被虎咬死者的魂魄,鵲鳥在悲風中哀鳴,森林顯得淒慘荒涼。
聽聞過去有渡江渡河時,仁心一旦發動,便能敺除猛虎。孔子曾感歎三個殤鬼的力量,人間苛政又將如何。自古以來,真假之勢同樣兇惡,將軍想要射箭,弓箭卻落空。猛虎依靠險要的地勢獨立,誰敢挑戰,馮婦與之相眡,必定會有一場搏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泰山猛虎的威猛形象,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誇張手法,展現了虎的兇猛和人們對它的恐懼。詩中還融入了對仁心和苛政的思考,以及對古代勇士馮婦的傳說,增添了詩的歷史和文化深度。整躰上,詩歌語言雄渾有力,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界猛獸的敬畏以及對人間政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