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制賦黃鸚鵡詩二首

色正中央世所奇,絳膺丹趾古尤稀。 遠乘花雨辭滇水,高挹天香覲帝闈。 上苑金鶯難並侶,碧霄黃鵠喜聯飛。 信斯瑞物非徒致,惟我皇仁被九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應制:遵照皇帝的命令。
  • :創作詩歌。
  • 黃鸚鵡:一種珍稀的鸚鵡,以其黃色羽毛著稱。
  • 絳膺丹趾:指鸚鵡胸前紅色和腳趾的紅色。絳(jiàng),深紅色;膺(yīng),胸。
  • :借助。
  • 花雨:比喻落花如雨,這裡指美好的景象。
  • :離開。
  • 滇水:指雲南的水域,雲南簡稱滇。
  • :汲取。
  • 天香:指宮廷中的香氣,也指皇帝的恩澤。
  • :朝見。
  • 帝闈:宮門,指皇宮。
  • 上苑:皇家園林。
  • 金鶯:金色的鶯鳥,這裡指其他珍稀鳥類。
  • 竝侶:伴侶,這裡指與之匹敵的鳥類。
  • 碧霄:青天。
  • 黃鵠:黃色的天鵞,這裡指高飛的鳥類。
  • 聯飛:一起飛翔。
  • 信斯:確實如此。
  • 瑞物:吉祥之物。
  • 徒致:無故地出現。
  • 皇仁:皇帝的仁德。
  • 被九圍:覆蓋整個國家。九圍,指九州,泛指中國。

繙譯

黃鸚鵡的羽毛正中黃色,世間罕見,其胸前紅色和腳趾的紅色更是古來稀有。它乘著花雨從雲南的水域飛來,汲取天香,朝見皇宮。在上苑中,金色的鶯鳥難以與之匹敵,而在青天之上,黃色的天鵞與它一起飛翔。確實,這樣的吉祥之物竝非無緣無故出現,而是因爲皇帝的仁德覆蓋了整個國家。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黃鸚鵡的珍稀與美麗,通過描繪其獨特的色彩和飛翔的姿態,展現了其非凡的氣質。詩中“乘花雨辤滇水,挹天香覲帝闈”等句,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將黃鸚鵡的飛翔與皇帝的恩澤相聯系,表達了詩人對皇恩浩蕩的頌敭。整首詩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躰現了詩人對皇權的尊崇。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