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浮屠秋溟行腳都下以姑布術持卷乞題賦贈
麻衣道者術親傳,石室瑤編豈偶然。
一鉢舊攜中嶽頂,雙燈今續大潙前。
封侯定遠寧無骨,入相剛成且問年。
愧我黃扉頭白早,丹青行闢四門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少林浮屠:指少林寺的僧人。浮屠,佛教用語,意爲「佛塔」,這裏指僧人。
- 秋溟:秋天的深水,這裏可能指僧人的法名或別號。
- 行腳:佛教術語,指僧侶爲了修行而四處遊歷。
- 都下:指京城。
- 姑布術:古代的一種卜術,這裏可能指僧人所持的某種法術或技藝。
- 持卷:拿着書卷,這裏指僧人帶着經書。
- 賦贈:寫詩贈送。
- 麻衣道者:穿麻衣的道士,這裏指僧人。
- 石室瑤編:指珍貴的經書。石室,指藏書的地方;瑤編,珍貴的書籍。
- 中嶽頂:指中嶽嵩山,少林寺所在地。
- 大潙前:大潙,即大潙山,位於湖南省,是禪宗的發源地之一。
- 定遠:指遠大的志向或成就。
- 剛成:剛剛完成。
- 黃扉:指宮門,這裏可能指朝廷或官場。
- 丹青:指繪畫,這裏比喻詩文創作。
- 四門賢:指四方的賢才。
翻譯
少林寺的僧人秋溟,傳承了古老的麻衣道者的法術,他手持珍貴的經書,這難道是偶然的嗎?他曾攜帶着一鉢從中嶽嵩山之頂出發,現在又繼續在大潙山前修行。他封侯定遠,難道沒有骨氣嗎?他入相成就,剛剛完成,就問他的年紀。我慚愧自己在朝廷中頭已白,但仍以詩文創作來招攬四方的賢才。
賞析
這首詩是胡應麟贈給一位名叫秋溟的少林僧人的。詩中讚美了秋溟僧人的修行和成就,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在朝廷中老去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秋溟僧人的修行歷程和成就,展現了對他的敬佩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自謙和自省,表達了對詩文創作的熱愛和對四方賢才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修行和成就的嚮往,以及對詩文創作的熱愛和對賢才的渴望。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病目初起汪象先太學以玉簪十二饋我即取小軍持承露分貯几上覺茅齋秋色種種撩人報以口號二 》 —— [ 明 ] 胡應麟
- 《 擬大明鐃歌曲十八首黃河清 》 —— [ 明 ] 胡應麟
- 《 相國趙公以犀斝文綃見貽各賦一律爲謝斝 》 —— [ 明 ] 胡應麟
- 《 青驄白馬 》 —— [ 明 ] 胡應麟
- 《 送王次公觀察視學關中六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題冊贈凌別駕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送朱在明使長沙 》 —— [ 明 ] 胡應麟
- 《 潘張兩生小飲舟中時童子阿四侍側衆以黃四娘呼之餘賦一絕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