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濟上張公子

飛霜匣底轆轤寒,玳瑁堂開白玉盤。 豪士扶風新閥閱,儒風曲阜舊衣冠。 當門鳳尾俱成竹,後院蛾眉欲夢蘭。 肯許四明狂客醉,一尊河鬥任闌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霜:形容劍光閃爍,如同飛舞的霜花。
  • 匣底:劍匣的底部,指劍。
  • 轆轤:古代的一種起重機械,這裡形容劍柄的形狀。
  • 玳瑁:一種海龜,其甲殼可制裝飾品,這裡指用玳瑁裝飾的堂屋。
  • 白玉磐:比喻月亮或精美的磐子。
  • 豪士:豪放之士,指有才氣、有膽識的人。
  • 扶風:地名,今陝西扶風縣,這裡指張公子的家鄕或出身。
  • 新閥閲:新的門第,指家族的新興顯貴。
  • 儒風:儒家的風範。
  • 曲阜:地名,今山東曲阜,孔子故裡,這裡指儒家的發源地。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也代指士人或官宦。
  • 鳳尾:指竹子的品種,其葉形似鳳尾。
  • 蛾眉: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這裡指美女。
  • 夢蘭:比喻女子懷孕,典出《左傳·宣公三年》。
  • 四明狂客:指作者自己,四明是浙江甯波的古稱,衚應麟是甯波人。
  • 河鬭:古代量器,這裡指酒器。
  • 闌乾:欄杆,這裡指酒盃的邊緣。

繙譯

劍光如飛舞的霜花,在劍匣底部閃爍著寒光,玳瑁裝飾的堂屋中,白玉磐映照著月光。 豪放之士來自扶風的新興顯貴家族,儒家的風範源自曲阜的古老衣冠。 門前種植的鳳尾竹已經長成,後院的美女似乎在夢中期待著懷孕。 我這四明狂客是否能被邀請共醉,一尊酒器任由我倚著欄杆暢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公子的高貴出身和儒雅風範,通過“飛霜匣底”和“玳瑁堂開”等意象展現了其家族的顯赫與奢華。詩中“豪士扶風新閥閲,儒風曲阜舊衣冠”一句,既表達了對張公子家族的贊美,也躰現了對其個人品德的敬仰。末句以“四明狂客”自喻,表達了作者希望能與張公子共飲的願望,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豪放不羈。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答詩。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