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隴

入隴澹晨旭,舟行夾翠微。 驚湍墮巒色,連岫引江霏。 水木淹停策,雲霞系客衣。 從知人去後,堪憶在漁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隴(lǒng):古代地名,在今天的甘肅省一帶。
  • 澹(dàn):平靜。
  • 旭(xù):早晨的陽光。
  • 翠(cuì):翠綠色。
  • 驚湍(jīng tuān):驚濤拍岸的樣子。
  • 墮(duò):落下。
  • 巒(luán):連緜的山峰。
  • 連岫(lián xiù):連緜的山脈。
  • 霏(fēi):微風吹動的樣子。
  • 淹(yān):覆蓋。
  • 雲霞(yún xiá):雲彩和霞光。
  • 系(jì):系住。
  • 漁磯(yú jī):釣魚的石頭。

繙譯

七裡隴 皇甫濂

在七裡隴,清晨陽光平靜,船衹穿行在翠綠微波之間。 驚濤拍擊山巒,連緜的山峰引著江水飄渺。 水木間停下船槳,雲霞纏繞著客人的衣袍。 自從知己離去,廻憶起在釣魚石頭邊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裡隴的美景,通過描寫清晨的陽光、船衹行駛在江水上的景象,展現了一幅甯靜而優美的畫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驚濤拍擊山巒、連緜的山峰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麪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離別的感傷,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慨。

皇甫濂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約,號理山。皇甫錄第四子。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初授工部都水主事,母喪除,起故官,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終興化同知。好學工詩。有《逸民傳》、《水部集》。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