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伎奏劇凡玉簪浣紗紅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

繡柱雕欄夾畫圖,幽棲河上擅菰蘆。 壺觴元亮開三徑,舟楫陶朱泛五湖。 草色共悲吳苑廢,花枝猶傍越臺無。 干將對舞東風夜,燦爛明星墜轆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狄明叔(dí míng shū):古代人名,此處指邀請人。
女伎(nǚ jì):女子演員。
凡玉(fán yù):古代女子名字。
簪(zān):古代女子用來束髮的飾物。
浣紗(huàn shā):洗滌細布的過程。
紅拂(hóng fú):古代女子名字。
律(lǜ):古代詩歌體裁之一,每首七言。
四章(sì zhāng):四篇。
繡柱雕欄(xiù zhù diāo lán):華麗的繡花柱子和雕刻欄杆。
擅菰蘆(shàn gū lú):善於擺弄菰草和蘆葦。
壺觴(hú shāng):酒杯和酒壺。
元亮(yuán liàng):明亮的燈光。
三徑(sān jìng):三條小路。
舟楫(zhōu jí):船和槳。
陶朱(táo zhū):紅色的陶器。
五湖(wǔ hú):指中國南方的五大湖泊。
吳苑(wú yuàn):古代吳國的園林。
越臺(yuè tái):越國的臺榭。
干將(gān jiàng):古代神話人物,能使風的神匠。
轆轤(lù lú):古代用來提升物品的機械。

翻譯

狄明叔邀請大家到他的新居,讓女演員表演戲劇。凡玉用簪束髮,浣紗洗滌,紅拂即興創作了七言律詩四首。

華麗的繡花柱子和雕刻欄杆環繞着畫圖,在幽靜的河邊,擅長擺弄菰草和蘆葦。酒杯和酒壺中的燈光明亮,三條小路通向前方,船和槳在紅色的陶器上漂浮在五大湖泊上。草色共悲吳國的園林已經廢棄,花枝依然靠近越國的臺榭。干將在夜晚對着東風起舞,明亮的星星像墜落的轆轤一樣燦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華麗而富有想象力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古代文人的詩意情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獨特感悟,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