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潞河:古代河流名,今河北境內。
- 陳子卿:人名,詩人的朋友。
- 胡瀫元:人名,詩人的朋友。
- 白社:古代隱士的居所,此處指隱逸的生活。
- 元同調:原意指音樂的調子相同,此處比喻志趣相投。
- 荊高:指荊軻和高漸離,兩位古代著名的刺客。
- 易水:河流名,荊軻刺秦王前曾在此地與高漸離訣別。
- 幹莫:古代寶劍名,此處指寶劍的光芒。
- 延津:地名,古代傳說中寶劍化龍的地方。
- 謁帝:拜見皇帝,指有志於爲國家效力。
- 封侯:指獲得高官厚祿。
- 骨相:指人的相貌和氣質,常用來預測命運。
- 梅花齋閣:指胡瀫元的居所,因梅花而得名。
翻譯
在潞河偶遇陳子卿,一同在胡瀫元的齋頭飲酒,即席賦詩於梅花之下。
我們這些隱逸之士,志趣相投,清風中突然遇見了故人。 像荊軻和高漸離在易水邊相遇,寶劍的光芒照耀着延津。 雖然心懷壯志想要拜見皇帝,但命運似乎註定我們貧窮,難以封侯。 在這梅花盛開的齋閣下,我們在異鄉的春天裏沉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潞河偶遇故友陳子卿,並在胡瀫元齋頭共飲的情景。詩中通過「白社元同調」表達了詩人與其友人志趣相投的隱逸生活,而「荊高逢易水,幹莫照延津」則借用歷史典故,暗示了他們雖有壯志卻難以實現的境遇。結尾的「梅花齋閣底,沈醉異鄉春」則是在異鄉春日的梅花下,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無奈與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壯志與命運的深刻感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王恒叔山居雜咏十首 其七 芙蓉城 》 —— [ 明 ] 胡應麟
- 《 汪明府以校文來武林旬日別去追送四章 》 —— [ 明 ] 胡應麟
- 《 巖鎮遇雨宿汪士能齋頭檃括唐人絕句作續惆悵詩十二章 》 —— [ 明 ] 胡應麟
- 《 出塞曲十六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黃河大風商舶阻絕姜計部仲文遣人覓舟載餘一夕遂抵淮上因得口號六首卻寄 》 —— [ 明 ] 胡應麟
- 《 贈宋化卿 》 —— [ 明 ] 胡應麟
- 《 王司寇還自金陵寄訊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清源寺中戲效晚唐人五言近體二十首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