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賦同吳生

問法來方丈,清齋供野蒲。 高禪逢普化,古佛現毗盧。 大悟三乘徹,真空一念無。 那能將寶筏,咫尺濟歸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丈:佛教寺院中住持的居室。
  • 清齋:清淨的素食。
  • 野蒲:野生蒲草,這裏指簡單的素食。
  • 高禪:高深的禪理。
  • 普化:普遍教化。
  • 毗盧:佛教中的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
  • 三乘:佛教中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代表不同的修行道路。
  • 真空:佛教中指超越一切相對存在的絕對空性。
  • 寶筏:比喻佛法,指引人們渡過生死苦海的工具。
  • 歸途:指達到解脫或涅槃的境界。

翻譯

來到方丈室詢問佛法,享用着清淨的素食野蒲。 高深的禪理遇到了普遍的教化,古佛顯現爲毗盧遮那佛。 徹底領悟了三乘的教義,心中一念之間達到了真空境界。 怎能僅憑這佛法的寶筏,在咫尺之間就能渡到歸途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方丈室中與高僧探討佛法的場景,通過「清齋供野蒲」、「高禪逢普化」等句,展現了清靜的修行環境和深厚的佛學交流。詩中「三乘徹」、「真空一念無」表達了詩人對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內心的超脫。結尾的「寶筏」與「歸途」則反映了詩人對佛法指引的依賴和對解脫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領悟和精神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