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寅偶中人言不佞復將南發去住之懷悽然岐路漫成此章

虎將親提十萬師,功成頻奏乞歸詞。 寧知巧貝生文錦,不信明珠溷素絲。 上將且開黃菊宴,遊人先到赤松祠。 飛霜夜發河橋舫,愁絕乖龍入夢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惟寅:人名,即詩中的胡應麟。
  • 偶中:偶然之中。
  • 不佞:謙辭,意爲不才,自謙之詞。
  • 南發:向南出發。
  • 去住:離去與停留。
  • 悽然:悲傷的樣子。
  • 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選擇或離別。
  • 漫成:隨意寫成。
  • 虎將:勇猛的將領。
  • 親提:親自率領。
  • 乞歸:請求歸隱。
  • 巧貝:精美的貝殼。
  • 文錦:華美的織錦。
  • 明珠:珍貴的珍珠。
  • :混雜。
  • 素絲:純白的絲線。
  • 黃菊宴:賞菊的宴會,象徵秋天的到來。
  • 赤松祠:供奉赤松子的祠堂,赤松子是道教中的神仙。
  • 河橋舫:河上的船隻。
  • 乖龍:傳說中的神龍,此處可能指離別的思念。

翻譯

胡應麟偶然間聽聞自己將不再被重用,即將南下離去,無論是離去還是停留,心中都充滿了悲傷。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隨意寫下了這首詩。

他曾是一位勇猛的將領,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功成名就後頻頻上書請求歸隱。然而,他深知即使擁有精美的貝殼和華麗的織錦,也無法相信珍貴的明珠會混雜在普通的白絲之中。

如今,他只能參加賞菊的宴會,而那些遊人則先到了供奉赤松子的祠堂。夜晚,他乘船離開河橋,心中充滿了對離別的思念,彷彿有神龍在夢中帶來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胡應麟在得知自己即將離開官場、南下時的複雜情感。詩中,「虎將親提十萬師」展現了他的英勇與功績,「乞歸詞」則透露出他對歸隱生活的嚮往。然而,「巧貝生文錦」與「明珠溷素絲」的對比,揭示了他對現實世界的失望與無奈。最後,通過「黃菊宴」、「赤松祠」以及「乖龍入夢思」等意象,詩人抒發了對離別的愁緒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選擇和離別的深刻感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