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答郭太史美命

縹緲蓬壺十二樓,鏘金鳴玉扈宸旒。 客傳江夏無雙譽,人擬汾陽第一流。 紫闥霞明螭陛底,青宮雲繞鳳池頭。 遙憐後夜藜燈色,曳杖頻攜太乙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 蓬壺: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仙境或高遠的地方。
  • 十二樓:神話傳說中仙人居住的樓閣,這裏指高聳入雲的建築。
  • 鏘金鳴玉:形容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金屬和玉石相擊的聲音。
  • 扈宸旒(hù chén liú):扈從皇帝的旌旗,這裏指隨侍皇帝左右。
  • 江夏無雙譽:江夏,地名,無雙譽指無人能及的聲譽。
  • 汾陽第一流:汾陽,地名,第一流指最優秀的人物。
  • 紫闥(zǐ tà):紫色的宮門,指皇宮。
  • 霞明螭陛(xiá míng chī bì):霞光映照下的龍形臺階,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 青宮:指東宮,即太子居住的地方。
  • 鳳池:指中書省,古代掌管國家機要的機構。
  • 藜燈:用藜草製成的燈,比喻清貧的生活。
  • 曳杖:拖着柺杖,形容悠閒自在的樣子。
  • 太乙:古代傳說中的神仙,這裏指仙境。

翻譯

在隱約可見的蓬壺仙山上的十二樓閣中,你如同隨侍皇帝左右的侍從,聲音清脆悅耳。 人們傳頌你在江夏無人能及的聲譽,又將你比作汾陽最傑出的人物。 你在紫色的宮門下,霞光映照着龍形的臺階,顯得格外明亮;在東宮,雲霧繚繞在鳳池的上方。 我遙想你夜晚的藜燈之光,悠閒地拖着柺杖,頻頻前往太乙仙境遊玩。

賞析

這首作品以華麗的辭藻和豐富的意象,讚美了郭太史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詩中「縹緲蓬壺十二樓」等句,構建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象徵着郭太史的超凡脫俗。後文通過對「江夏無雙譽」和「汾陽第一流」的比喻,進一步強調了郭太史的非凡地位。結尾的「遙憐後夜藜燈色,曳杖頻攜太乙遊」則表達了對郭太史清高生活的嚮往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詩意情懷。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