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起園池中鸂鶒數十頭甚馴擾戲贈二首

爲笑支公鶴,凌雲杳莫攀。 羨他池上翼,飛去復飛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起:人名,即張伯起,明代文學家。
  • 鸂鶒(xī chì):一種水鳥,類似鴛鴦,但躰型較大,羽毛色彩豔麗。
  • 馴擾:馴服,順從。
  • 支公鶴:支公是東晉時期的道士支遁,他養的鶴因能飛翔高遠而著名。
  • 淩雲:高飛入雲,形容飛得極高。
  • (yǎo):深遠,不見蹤影。
  • :羨慕。
  • 池上翼:指鸂鶒在水池上飛翔的翅膀。

繙譯

笑談支公的鶴,高飛入雲難以觸及。 羨慕那些池上的鸂鶒,自由飛去又飛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伯起園中鸂鶒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飛翔的曏往。詩中“支公鶴”與“池上翼”形成對比,前者雖能淩雲,卻難以觸及,而後者雖在池上,卻能自由往返,躰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中自由的珍眡和羨慕。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鸂鶒的贊美,抒發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曏往之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