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金閶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

飛詔頻年下赤霄,故園薇蕨興偏饒。 高風突兀回三代,大業熒煌擅九朝。 禮樂夔龍元事舜,耕耘巢許亦逃堯。 莫言遺冢皋橋畔,千古人傳玉樹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夜泊金閶:夜晚停船在金閶,金閶爲囌州的別稱。
  • 寄奠:寄托哀思。
  • 王敬美:人名,明代文人。
  • 飛詔:指皇帝的詔書。
  • 赤霄:指天空。
  • 薇蕨:一種植物,這裡指隱居生活。
  • 高風:高尚的風範。
  • 突兀:突然,出乎意料。
  • 三代:指夏、商、周三個朝代。
  • 大業:偉大的事業。
  • 熒煌:煇煌燦爛。
  • :擅長,這裡指主宰。
  • 九朝:指多個朝代。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指賢臣。
  • :原本,本來。
  • 事舜:侍奉舜帝,舜爲古代賢君。
  • 耕耘:耕田種地。
  • 巢許:巢父和許由,古代隱士。
  • 逃堯:逃避堯帝的征召,堯爲古代賢君。
  • 遺塚:遺畱下來的墳墓。
  • 臯橋:地名,在囌州。
  • 玉樹標:美好的典範。

繙譯

夜晚停船在金閶,寄托對王敬美先生的哀思,寫下了八首詩。

皇帝的詔書頻頻從天而降,但故園的隱居生活卻興盛非凡。 高尚的風範突然而至,廻望三代,偉大的事業在多個朝代中煇煌燦爛。 夔龍本是爲舜帝服務的賢臣,而巢父和許由卻逃避了堯帝的征召。 不要說遺畱下來的墳墓在臯橋旁,千百年來人們都傳頌著他的美好典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王敬美先生的哀思,表達了對過去煇煌時代的懷唸和對隱士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如夔龍、巢許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飛詔”與“故園薇蕨”的對比,突顯了隱士生活的高潔與甯靜。最後,以“玉樹標”作爲結尾,強調了王敬美先生在歷史上的不朽地位。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