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宿上韶陽道中有作

北風吹鮑一帆弓,下水憎他竹箭同。 百丈攀緣愁鳥道,千盤上下苦蠶叢。 峯多牙角森相觸,石積青冥鬱不通。 絕壁有時如射的,煙蘿穿遍翠玲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鮑一帆弓(bào yī fān gōng):古代一種用來射箭的弓,鮑一帆爲弓名。
竹箭(zhú jiàn):箭矢。
百丈(bǎi zhàng):形容懸崖陡峭。
愁鳥(chóu niǎo):形容鳥兒在高空飛翔時的憂愁。
千盤(qiān pán):形容山路蜿蜒曲折。
苦蠶(kǔ cán):比喻艱難的事情。
牙角(yá jiǎo):山峯嶙峋的樣子。
青冥(qīng míng):深邃的樣子。
絕壁(jué bì):陡峭的懸崖。
翠玲瓏(cuì líng lóng):形容景色美麗。

翻譯

北風吹着鮑一帆弓,水下的竹箭也不喜歡他。
百丈高的懸崖讓鳥兒飛行感到憂愁,千盤曲折的山路中有許多艱難的蠶叢。
峯巒交錯,猶如牙角般陡峭,石頭堆積在一起,深邃的青黑色遮蔽了通透的光線。
有時候絕壁就像射箭的目標,煙霧繚繞,穿透了美麗的翠綠色。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讚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容詞,使得整體意境優美而深邃。作者通過描繪山峯、懸崖、山路等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祕感,給人以深刻的感悟和想象空間。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