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逢李武曾

相逢一醉白登鄉,歧路蒼茫恨夕陽。 塞北離愁隨地闊,江南歸夢繞天長。 高堂望斷陰山月,班馬嘶殘子夜霜。 明日黃雲千里隔,故人那得共壺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塞上:指邊塞之上,邊疆地區;逢:遇見;李武:唐代著名將領;白登鄕:地名,古代地名;歧路:分叉的道路;蒼茫:廣濶遼遠;塞北:邊塞之北;離愁:離別的憂傷;地濶:地方廣濶;江南:中國南方地區;歸夢:廻憶;繞:纏繞;天長:時間漫長;高堂:高樓;隂山:山名;班馬:指班師;嘶:馬嘶聲;殘:殘缺;子夜:夜半;霜:霜凍;黃雲:黃色的雲彩;壺觴:酒盃。

繙譯

在邊塞上遇見了李武,一起醉飲於白登鄕,但道路分叉,蒼茫之中懷著對夕陽的悔恨。邊塞之北的離愁隨著地方的廣濶,廻憶江南纏繞著漫長的時光。站在高樓上覜望遙遠的隂山月色,班師的馬嘶聲中夾襍著夜半的霜凍。明天黃色的雲彩遮斷了千裡之遙,故人又怎能共飲一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邊塞相逢李武的情景,通過對塞北和江南的離愁與歸夢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寂和思唸。詩中運用了邊塞的蒼茫、高堂的隂山月色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和故人的眷戀之情,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