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高廷評謖苑

一筆書兼畫,時時逸勢飛。 丁真還永草,吳帶復曹衣。 紈扇人爭得,銀鉤世所希。 丹青能教我,當作陸探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逸勢:超凡脫俗的氣勢。
  • 丁真:指丁度,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
  • 永草:指草書的一種風格,流暢自然。
  • 吳帶:指吳道子,唐代畫家,擅長畫衣帶飄逸的人物。
  • 曹衣:指曹不興,三國時期畫家,擅長畫衣紋。
  • 紈扇:用細絹制成的扇子,常用於書畫。
  • 銀鉤:形容書法筆力遒勁,如銀制的鉤子。
  • 丹青:指繪畫藝術。
  • 陸探微:南朝宋畫家,以畫人物著稱。

繙譯

一筆之間,書法與繪畫竝存,処処顯露出超凡脫俗的氣勢。 如同丁度的草書自然流暢,又似吳道子畫中衣帶飄逸,曹不興筆下的衣紋。 細絹制成的扇子上,人們爭相得到這些作品,其筆力遒勁如銀鉤,世間罕見。 繪畫藝術若能教我,我願成爲像陸探微那樣的人物畫家。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高廷評的書畫藝術,通過對比歷史上的著名書畫家,如丁度、吳道子、曹不興和陸探微,來表達對其藝術造詣的極高評價。詩中“逸勢飛”形容其作品氣勢非凡,“銀鉤世所希”則贊其書法筆力之強,世所罕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高廷評藝術成就的敬仰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