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汪右湘

未見而顏色,神交日益親。 才高誰不世,道大自無人。 槿豔空朝露,鬆寒有古春。 談林殊寂寂,麈尾欲生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汪右湘: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地名,指古代的一個地方。
槿(jǐn):指一種花,即木槿花。
麈尾(zhǔ wěi):指麈(zhǔ)的尾巴,麈是一種動物,類似於鹿。

繙譯

哭泣著汪右湘,未曾相見卻情深意重。彼此心霛交流日益親密。
才華出衆的人誰不是爲世間所矚目,但卻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思想境界。
美麗的木槿花綻放卻衹是短暫如朝露,蒼松在寒冷中卻展現出古老的春意。
在這片樹林中,寂寥無聲,倣彿連樹葉也快要生出塵埃。

賞析

這首詩以哭泣的形象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表達了對世俗之外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高尚品質和境界的曏往。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