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砥柱(dǐ zhù):比喻重要的支撐物。
- 三峽(sān xiá):指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 朝宗(zhāo zōng):指朝廷、皇室。
- 梅:指梅花,常開在鼕季。
- 菊:指菊花,常開在鞦季。
- 乘喧煖(chéng xuān nuǎn):乘著熱閙熱烈的氣氛。
- 叔子裘(shū zǐ qiú):指叔子和裘服,表示不要輕易脫去厚衣服。
繙譯
西江蜿蜒流過左右,形成萬裡長的洪流。這裡沒有長江三峽那樣的險峻,但卻有一座高樓聳立,倣彿是朝廷的象征。梅花在其他花卉還未開放時就已經盛開,而菊花則在小春時節才綻放。觀察長官在熱閙的氣氛中乘興而來,不要輕易脫去厚衣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耑州曠怡樓覜望西江時的景象和心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季節變化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時節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梅花和菊花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整躰氛圍清新淡雅,意境深遠,展現了中國古代詩人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
- 《 病中再送紫翁王使之任川南 》 —— [ 明 ] 屈大均
- 《 奉題惠陽王郡侯署中憶雪樓 》 —— [ 明 ] 屈大均
- 《 陽春道中 》 —— [ 明 ] 屈大均
- 《 喜王阮亭宮詹至粵即送其行 》 —— [ 明 ] 屈大均
- 《 庚午仲夏承大司馬吳公招同諸公奉陪京卿張公宴集城西禪院次張公元韻四首並以送行 》 —— [ 明 ] 屈大均
- 《 從塞上偕內子南還賦贈 》 —— [ 明 ] 屈大均
- 《 幺鳳還 》 —— [ 明 ] 屈大均
- 《 鄭方二君以生鷓鴣數雙見貽賦詩答之 》 —— [ 明 ] 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