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黃扶孟

新安耆舊在人間,不住黃山住白山。 司馬已能千賦熟,大春那得五經閒。 喬松自愛龍鱗老,衰鳳誰慚雉子斑。 念我白頭依膝下,賦詩頻寄臥雲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新安:指新安江,古地名,今安徽省境內。
耆:年老。
司馬:指司馬相如,西漢文學家。
千賦:指寫了很多賦文。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經典。
喬松:高大的松樹。
龍鱗:指松樹的樹皮紋理。
衰鳳:年老的鳳凰。
雉子:雉鳥,雌性的野雞。
白頭:指年老。
臥雲關:指隱居山林之意。

翻譯

新安古地名依舊存在於人間,不再居住在黃山,而是住在白山。
司馬相如已經能熟記千篇賦文,怎麼可能有空閒時間去研讀五部經典呢。
高大的松樹自己喜歡展示龍鱗般的樹皮紋理,年老的鳳凰誰會羞愧於雌性野雞的斑點呢。
我想起自己已經年老,依偎在膝下,經常寫詩寄託於隱居山林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年邁的文人,他已經不再居住在著名的黃山,而是選擇了白山隱居。他是一位文學造詣深厚的人,能夠熟記千篇賦文,但卻沒有時間去研讀經典。詩中運用了喬松、龍鱗、衰鳳、雉子等意象,表達了對自身年老的感慨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