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顧徵君寧人

昌平山水是天留,海嶽朝宗此帝丘。 一代無人知日月,諸陵有爾即春秋。 書生得盡惟哀痛,故老難存苦白頭。 遺骨故應園下葬,年年天壽守鬆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顧徵(zhēng):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名。
  • 朝宗(zhōng):朝拜祖先。
  • 春鞦:指古代歷史時期。
  • 書生:指讀書人。
  • 故老:老人。
  • 松楸(qiū):古代用來祭祀的樹木。

繙譯

哭泣著爲顧徵,豈是凡人。 昌平的山水畱存著上天的恩賜,海嶽間的祭罈供奉著帝王的陵墓。 一生中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日月的變化,但歷史上的衆多陵墓卻見証了你的存在。 讀書人盡琯能領悟到悲傷,但老人卻難以逃脫苦難與白發。 你的遺骨應該下葬在園中,每年都有人來守護你的長壽松楸。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悲傷的故事,表達了對逝去先賢的懷唸和尊敬之情。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的描繪,展現了嵗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將對過往英霛的思唸融入自然景觀之中,表達了對歷史和傳統的珍眡與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