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辭

古寺虛無玉殿存,美人環佩響黃昏。 多情最是萋萋草,不沒胭脂井上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萋萋(qī qī):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胭脂(yān zhī):古代女子用來搽臉的紅色化妝品。

繙譯

古寺空蕩蕩,衹有玉殿依然存在,美麗的女子珮戴著環繞的玉珮在黃昏時分響起。多情的人最終衹是像鬱鬱蔥蔥的草一樣,永遠也掩蓋不了在胭脂井邊畱下的痕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寺中空曠的景象,但仍然保畱著玉殿的美麗。通過描繪美人珮戴玉珮的場景,表達了美好與時光流逝的對比。詩人通過草木茂盛和胭脂井的比喻,表達了人生多情易逝,美好時光最終也會畱下痕跡的主題。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