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灘舟中眺望

東樵西望是南樵,四面芙蓉海上標。 蜃氣春晴多作市,雞聲夜靜始催潮。 離支十里雲常暖,瀑布三秋雪不消。 紅翠相迎過洞口,尋仙且系木蘭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石灘(shítān):岩石鋪成的灘地。 芙蓉(fúróng):一種水生植物,花大而美麗。 蜃氣(shènqì):海市蜃樓,指海上因大氣折射而出現的虛幻景象。 潮(cháo):潮水。 離支(lízhī):古代長度單位,相當於現代的十里。 木蘭(mùlán):傳說中的一種神奇植物,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翻譯

站在石灘上的船中眺望,向東看是南方的樵夫,向西看是南方的樵夫,四周是盛開的芙蓉花,海面上有標誌。春天晴朗時,常常會出現海市蜃樓,夜晚雞鳴聲停止後,潮水開始漲起。離開這裏十里遠的雲常常溫暖,瀑布在三個秋天的雪下也不會融化。紅色和翠綠的花朵互相迎接,穿過洞口,尋找仙人,同時繫着木蘭槳。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神祕的海邊景觀,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仙境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神祕。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