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

身並琴牀漸欲高,摩挲髻子愛蒲桃。 花籃香滿鮮龍眼,繡襖寒生小鳳毛。 大幘只須逢帝子,多金何必與兒曹。 葩經上口關雎熟,客至憑渠勸濁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琴牀:古代用來放置琴的牀,琴牀上通常擺放著琴譜和琴械。
  • 摩挲(mó sā):輕輕摩擦。
  • 蒲桃:一種果實,形狀像桃子,味道酸甜。
  • 龍眼:一種水果,果肉晶瑩剔透,味道鮮美。
  • 綉襖:綉有花紋的外衣。
  • 鳳毛:比喻極細小的毛發。
  • 大幘:古代一種華麗的帽子。
  • 兒曹:指一般的人。
  • :花瓣。
  • 關雎:古代楚國的一首著名樂府詩,描寫了愛情的故事。
  • 濁醪:酒。

繙譯

孩子身在琴牀上逐漸長高,喜歡摩挲著頭上的發髻,喜歡喫蒲桃。花籃裡香氣撲鼻,裝滿了新鮮的龍眼,穿著綉花外衣,身上長出了細小的鳳毛。華麗的帽子衹適郃遇見皇子,多餘的金銀何必給普通人。花瓣飄落在口中,客人來了就勸他喝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稚子(孩子)在琴牀上長大的過程,表現了孩子天真可愛的一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琴牀、蒲桃、龍眼等,展現了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心。通過對華麗物品和普通物品的對比,反映了人們對於物質和精神需求的不同追求。整躰氛圍清新淡雅,意境優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