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初春作

一冬因太暖,釀得一春寒。 坐恨花多溼,行愁葉不乾。 陰從人日甚,雨到上元殘。 已是無情緒,鶯聲更不歡。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丁卯:農曆年份的記法,表示某一年的干支紀年。
  • 太暖:指冬天過於暖和。
  • (niàng):引申爲造成、導致。
  • :寒冷。
  • :潮溼。
  • (gān):乾燥。
  • :指天氣陰沉、陰冷。
  • 上元: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
  • :結束、殘留。
  • 無情緒:沒有情感波動。
  • :指鳥名,常見於古詩詞中。

翻譯

一個冬天因爲太暖,結果釀成了一個春天的寒冷。 坐着時懊惱花朵太多潮溼,走動時憂心樹葉不幹燥。 陰霾籠罩人們的日子越來越重,雨水一直下到元宵節結束。 已經沒有了情緒波動,連鶯鳥的歌聲也不再歡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過於暖和,導致春天卻異常寒冷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花多溼、葉不乾的情景,表達了對氣候變化的感慨和憂慮。在詩中,陰冷的天氣和持續的雨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連鶯鳥的歌聲也失去了往日的歡快。整首詩以冷暖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感嘆和對生活的無奈。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