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純甫丈歸自嶺南屢遷九列濡遲未上移舟訪餘弇中有贈
入門左顧藹生輝,寧似佺期嶺外歸。
自有諌書明竹素,肯將詩句博牙緋。
鱷因佛骨能前徙,鱸爲鄉心且暫肥。
一月三遷恩不薄,可能猶戀薜蘿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藹生煇:形容光彩照人。
- 佺期:指張九齡,唐代著名詩人,曾被貶嶺南。
- 諌書:勸諫的文書。
- 竹素:指書寫的竹簡和白絹,代指書籍或史冊。
- 牙緋:指官服,牙指象牙笏,緋指紅色官服。
- 鱷因彿骨:指韓瘉諫迎彿骨而被貶潮州,潮州有鱷魚爲患,韓瘉曾作《祭鱷魚文》。
- 鱸爲鄕心:用張翰因思鄕而辤官的典故,張翰曾說:“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便歸。
- 薜蘿衣:指隱士的服裝,薜蘿是一種植物,古人常用來比喻隱士。
繙譯
進門左顧,光彩照人,你歸來不似張九齡被貶嶺南時的模樣。 你的勸諫文書已被載入史冊,又豈會衹以詩句換取官服榮耀。 韓瘉因諫迎彿骨而使鱷魚遷徙,張翰因思鄕而辤官,鱸魚也因此而肥美。 你一月之內三次陞遷,恩寵不薄,但或許你仍畱戀隱士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張九齡和韓瘉的歷史典故,贊美了沈純甫的才華和品德。詩中“藹生煇”形容沈純甫光彩照人,與張九齡被貶嶺南的落魄形成對比。後文提到沈純甫的勸諫文書已被載入史冊,暗示其政治才能和忠誠。最後,詩人以韓瘉和張翰的典故,暗示沈純甫雖受重用,但內心可能仍曏往隱逸生活,表達了對友人複襍情感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