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於鱗二十四韻
四顧空搔首,中原獨撫膺。
月寒青海雁,風偃赤霄鵬。
道路逢他輩,聲華亦可憑。
強爲知已語,敢並故人稱。
憶自唯吾汝,相逢屬廢興。
舟聯私郭泰,樓臥仰陳登。
落月過三市,高秋問七陵。
河奔浩莽蕩,嶽削重崚嶒。
沒羽真疑虎,疏韝乍縱鷹。
風煙身許混,天地目頻瞪。
俗就誰心折,篇成豈價增。
拙於貧賤共,狂得古今憎。
嶺表樑公實,山東李伯承。
宗徐少卓犖,榛也老飛騰。
獨往時難遏,橫行意頗矜。
英雄方識爾,躑躅有來朋。
眉宇千年色,襟期萬壑冰。
過從原不偶,聚散忽因仍。
別路人如織,微官我獨繩。
孤槎春氣迥,雙劍鬥文凝。
酬酢懷翻切,浮沈道鮮能。
暫歸依酒伴,隨泊訪漁燈。
此物期終遇,生予或可徵。
亦知疑白璧,代爾任青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搔首(sāo shǒu):抓頭,撓發。有所思貌。
- 撫膺(fǔ yīng):捶胸。表示悲痛、憤恨。
- 偃(yǎn):倒下,躺下。
- 赤霄鵬:指高飛的鵬鳥。
- 疏韝(shū gōu):寬鬆的臂套,用於放鷹。
- 瞪(dèng):睜大眼睛直視。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酬酢(chóu zuò):賓主互相敬酒,泛指應酬。
- 浮沈(fú shěn):浮沉,比喻盛衰或得意與失意。
翻譯
四顧無人,我獨自抓頭思索,心中悲憤難平。 月光寒冷,海上的雁兒飛翔,風中鵬鳥展翅高飛。 在道路上遇到他人,他們的名聲也可作爲依靠。 勉強以知己自居,怎敢與故人相提並論。 回憶起只有你我,相逢於世事興衰之際。 我們像郭泰那樣同舟共濟,仰望陳登臥於高樓。 落月照過三市,高秋時節詢問七陵。 黃河奔騰浩蕩,山嶽陡峭重疊。 射箭如虎,真似能穿石,寬鬆的臂套下,鷹隼乍然放飛。 身處風煙之中,我願與世混同,卻頻頻睜大眼睛直視天地。 世俗之心,誰來折服,詩篇完成,豈能增加價值。 我拙於與貧賤共處,古今之人都憎惡我的狂放。 嶺南的梁公實,山東的李伯承。 宗徐雖少卓越,榛也老而飛騰。 獨自行走,時勢難遏,橫行天下,意氣頗自矜。 英雄方纔識得你,徘徊不前,有朋友來訪。 眉宇間千年風采,胸懷萬壑冰清。 過往交往從不偶然,聚散忽而依舊。 別路上人如織,微官我獨自行。 孤舟春氣迴旋,雙劍鬥文凝聚。 應酬中懷念更切,浮沉中道少能。 暫時歸依酒伴,隨波逐流訪漁燈。 此物期待終遇,生我或可證明。 亦知疑白璧,代你任青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與對世事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月寒青海雁」、「風偃赤霄鵬」,描繪了遼闊的自然景象,同時也隱喻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追求。通過對往事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感慨,展現了作者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世事變遷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過大宗伯徐公留飲山池出所歡明童佐酒 》 —— [ 明 ] 王世貞
- 《 口號十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史錦衣李勳衛邀飲顯靈宮分體 》 —— [ 明 ] 王世貞
- 《 爲胡元瑞題綠蘿館二十詠石屏 》 —— [ 明 ] 王世貞
- 《 與俞按察登大佛閣分韻得深字 》 —— [ 明 ] 王世貞
- 《 考績至淮聞有大司寇之命便道抵家即事有感 》 —— [ 明 ] 王世貞
- 《 酒品前後二十絕其一 》 —— [ 明 ] 王世貞
- 《 答助甫吏部八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