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津南所經由亡不陸沈者聊成短述兼志憂年得十六韻

脈涌中原破,堤平萬穴趨。 青天回碣石,大壑播方壺。 甲子堯年偶,庚辰禹佐殊。 向來分水陸,茲往混江湖。 遠舍晨都鱷,危檣夜宅烏。 鷗行饒道路,檜偃奪菰蒲。 急瀑千珠濺,寬流一鏡鋪。 縠文寒繭栗,錦色晝模糊。 紫鳳疑來往,天吳或有無。 ?驅驚倏忽,帆迫亂喧呼。 怒激鉦聲廢,微爭線力扶。 身輕仍燕雀,勢定始妻孥。 瘞馬祠空白,看龜目易朱。 客程茲地險,民力幾時蘇。 沈竈生涯盡,投薪骨髓枯。 茫茫上帝遠,吾意欲招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陸沈:指陸地沉沒,比喻國家或社會的衰敗。
  • 碣石:古代山名,位於今河北省昌黎縣北。
  • 方壺:古代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遙遠或神祕的地方。
  • 甲子:古代紀年法,六十年一個週期。
  • 庚辰:古代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水陸:水和陸地,這裏指水災和陸地的關係。
  • :船上的桅杆。
  • 鷗行:鷗鳥飛行的樣子,比喻旅途。
  • 檜偃:檜樹倒下。
  • 菰蒲:兩種水生植物,這裏泛指水草。
  • 縠文:細密的紋理,這裏指水面的波紋。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驅:風驅使。
  • 鉦聲:古代軍中或船上用以指揮的樂器聲。
  • 線力:微弱的力量。
  • 瘞馬祠:埋葬馬的祠堂,古代用於祭祀。
  • 民力:人民的勞力和財力。
  • 沈竈:沉沒的竈臺,比喻生活的艱難。
  • 投薪:投入柴火,比喻生活的艱辛。
  • 招巫:召喚巫師,指尋求超自然力量的幫助。

翻譯

中原大地脈絡涌動,堤壩平坦,萬水奔流。青天之下,碣石山回望,大壑之中,方壺仙山隱約可見。甲子年偶然相遇,庚辰年卻與衆不同。昔日分隔的水與陸,如今已混爲一體,江湖相連。遠離家園,晨光中鱷魚出沒,危檣上夜宿的烏鴉。鷗鳥飛行的道路,檜樹倒下,覆蓋了水草。急流中珠玉般的浪花四濺,寬闊的水面如鏡一般鋪展。水面的波紋細密如寒繭,錦繡般的景色在白晝中顯得模糊。紫鳳似在來往,天吳水神或隱或現。風驅使着驚濤駭浪,帆船在呼嘯聲中急速前行。怒濤聲中,鉦聲被淹沒,微弱的力量在掙扎中扶持。身輕如燕雀,局勢穩定後,妻兒纔開始安心。瘞馬祠中空無一物,看龜的目光變得硃紅。客程中此地險惡,民力何時能恢復。沉沒的竈臺,生活的盡頭,投入柴火,骨髓都已枯竭。茫茫的上帝遙遠,我意欲召喚巫師,尋求幫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時期中原地區遭受水災後的淒涼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災難的深切憂慮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詩中「脈涌中原破,堤平萬穴趨」等句,以誇張的手法展現了水災的嚴重性,而「客程茲地險,民力幾時蘇」則直抒胸臆,反映了作者對民生的關切。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闊,既是對自然災害的記錄,也是對時代苦難的深刻反思。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