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子循遊黃山白嶽諸勝地得一律
白嶽黃山千萬峯,峯峯雲氣欲如龍。
平將遠勢凌天目,雅有高名配岱宗。
風光舊屬囊中草,歲月新收腳底筇。
應作青蓮李居士,九華拈出九芙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嶽:指黃山。
- 天目:山名,位於浙江省,此處指山的高遠。
- 岱宗:泰山的別稱,此處用來比喻黃山的高大。
- 囊中草:比喻未寫成的詩文。
- 腳底筇:筇是竹杖,這裏指行走的工具,比喻行走的足跡。
- 青蓮李居士:指唐代詩人李白,因其號青蓮居士。
- 九華:指九華山,位於安徽省,與黃山相鄰。
- 九芙蓉:比喻九華山的美景,芙蓉即荷花,比喻山峯秀麗如荷花。
翻譯
黃山與白嶽,峯巒疊嶂千萬重,每一峯都雲霧繚繞,彷彿欲化龍飛騰。 它們以遼闊的氣勢直逼天目山,名聲之高足以與泰山相媲美。 往昔的風光已成我囊中的草稿,而新的歲月則記錄在我的腳步之下。 你應當成爲像李白那樣的居士,在九華山上指點江山,讚頌那如九朵芙蓉般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山與白嶽的壯麗景色,通過「峯峯雲氣欲如龍」生動表現了山峯的雄偉與雲霧的靈動。詩中「平將遠勢凌天目,雅有高名配岱宗」進一步以天目山和泰山作比,突出了黃山的高遠與名聲。後兩句則通過「囊中草」與「腳底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珍視與記錄。結尾以李白爲喻,期望友人能像李白一樣,在九華山上留下不朽的詩篇,讚美那如九朵芙蓉般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