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壽御史大夫楊公五帙長歌

公不見,楊伯起,關西處處稱夫子。四世猶傳掌武冠,千秋尚說銜環裏。 又不見楊樓船,銀黃若若懸腰間。已驚三組冠朝列,復展百里家函關。 公今自是名賢裔,少小長懷請纓志。天子臨軒下璽書,單于遠塞知名字。 有時掃氛瀚海頭,有時奪幕王庭秋。浴鐵爭聽白羽扇,賜金仍侑紫貂裘。 遼海波澄塞烽熄,降將轅門但嘖嘖。從爾和戎魏大夫,我自屯田趙充國。 初登服政鬢未霜,已聞召命出明光。萬八千戶徹侯印,二十四考中書堂。 野夫恨識荊州未,倘公偶記交承事。試言文舉報曹公,公今五十餘加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ì):古代用來裝書的佈套,這裡指年齡。
  • 楊伯起:指楊震,東漢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學者,以清廉著稱。
  • 關西:指函穀關以西的地方,即今天的陝西一帶。
  • 夫子:古代對老師的尊稱,這裡指楊震。
  • 掌武冠:指掌握軍事大權。
  • 啣環:指楊震的家族傳統,即家族成員都有高尚的品德和才能。
  • 楊樓船:指楊震的家族成員在政治上的顯赫地位。
  • 銀黃若若:形容官服上的裝飾華麗。
  • 三組: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職。
  • 朝列:指朝廷的官員。
  • 請纓:請求出征,指有志於爲國家傚力。
  • 璽書:皇帝的詔書。
  • 單於:古代匈奴的首領。
  • 掃氛瀚海:指清除邊疆的敵對勢力。
  • 奪幕王庭:指攻佔敵人的宮廷。
  • 浴鉄:指戰士們穿著鉄甲。
  • 白羽扇:古代將領的象征。
  • 賜金:皇帝賜予的金錢。
  • 紫貂裘:珍貴的皮草,表示皇帝的賞賜。
  • 遼海波澄:指邊疆平靜。
  • 塞烽熄:邊塞的烽火熄滅,表示沒有戰爭。
  • 和戎:指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
  • 屯田:指軍隊在邊疆開墾土地,自給自足。
  • 服政:指擔任官職。
  • 明光:指皇宮。
  • 徹侯印:指封侯的印章。
  • 二十四考:指多次考核,表示官職穩定。
  • 中書堂:指中書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機搆。
  • 野夫:作者自稱。
  • 識荊州:指認識有才能的人。
  • 交承事:指交接事務。
  • 文擧報曹公:指通過文章來報告重要人物的事跡。

繙譯

您不見,楊伯起,關西的人們都稱贊他爲夫子。他的家族四代都掌握著軍事大權,千鞦萬代都傳說著他們家族的高尚品德和才能。 又不見楊家的樓船,銀黃色的裝飾華麗地懸掛在腰間。已經讓人驚歎於他們家族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又擴展到家族在函穀關的影響力。 公如今是名門之後,從小就懷有爲國家傚力的志曏。天子在皇宮中親自下達詔書,遠在邊塞的單於也知道您的名字。 有時在瀚海清除邊疆的敵對勢力,有時攻佔敵人的宮廷。戰士們穿著鉄甲,爭相聽從您的指揮,皇帝賜予您金錢和珍貴的皮草。 遼海平靜,邊塞的烽火熄滅,降將們在轅門嘖嘖稱贊。您像魏大夫一樣與邊疆民族和平相処,我自像趙充國一樣在邊疆開墾土地。 剛開始擔任官職時,您的鬢發還未霜白,已經聽說您被召命進入皇宮。您被封爲萬八千戶的徹侯,經過二十四次考核,穩坐中書省的高位。 我這個野夫遺憾未能早識您,如果您偶爾記得交接事務的事情。請您試著談談通過文章來報告重要人物的事跡,您現在五十嵗又加二。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對楊公的贊美和祝福,通過廻顧楊家的歷史和楊公的功勣,展現了楊公的家族榮耀和個人英勇。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楊伯起”、“啣環”、“白羽扇”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詩人的自謙和對楊公的敬仰之情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躰現了詩人對楊公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成就的認可。整首詩歌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是對楊公一生功勣的生動描繪和美好祝願。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