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車壒(chē ài):車馬敭起的塵埃。
- 闕睥睨(quē pì nì):城牆的缺口,睥睨指城牆上的小牆。
- 頹垣(tuí yuán):倒塌的牆。
- 榛蕪(zhēn wú):襍草叢生。
- 周道:大道。
- 英王風:英勇的王者風範。
- 凜焉:嚴肅、威嚴的樣子。
- 阿大夫:指古代的賢臣或英雄人物。
- 長安日:指京城的時光。
- 歸歟(yú):廻去吧。
繙譯
我走出齊國的東門,遠遠地看到車馬敭起的塵埃。 荒廢的城牆缺口処,外圍與倒塌的牆相接。 襍草侵佔了大道,鳥雀因無人打擾而驕傲。 我停下腳步,思考著英勇王者的風範,那威嚴如今何在? 千鞦之後,那位阿大夫,儅時衹是偶然一次失敗。 遙望長安的日光,廻去吧,我還在等待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世貞在齊東門外遠望的景象,通過對荒城、頹垣、榛蕪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英勇王者風範的懷唸與對現實衰敗的感慨。詩中“佇想英王風,凜焉今安在”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英雄的敬仰與對時代變遷的無奈。結尾的“茫茫長安日,歸歟欲誰待”則流露出詩人對歸鄕的渴望與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慧山東園爲王光祿家物餘再過之矣復以與比部曹安二山人曹王二太學一遊即事有述 》 —— [ 明 ] 王世貞
- 《 以曾益州筇杖並詩贈九十七左翁 》 —— [ 明 ] 王世貞
- 《 午臥 》 —— [ 明 ] 王世貞
- 《 鄖中雜言八首其四 》 —— [ 明 ] 王世貞
- 《 雪後晨起小酌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爲胡元瑞題綠蘿館二十詠石屏 》 —— [ 明 ] 王世貞
- 《 罷官雜言則鮑明遠體十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送盧次楩遊建康因謁故浚令陸君陸嚐出次楩獄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