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九首

日予追禍遘,往者祅氛逼。 時平無二人,難起有羣策。 英英趙司成,抗節礪金石。 庭陛秋風生,颯然萬象闢。 徐卿探亂源,楊子杜機逆。 將相伊呂儔,皇仁示微責。 大澤喪明珠,茫茫不可得。 斯物返其真,吾徒鬥間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禍遘(gòu):遭遇災禍。
  • 祅氛:不祥的氣氛。
  • 抗節:堅守節操。
  • 礪金石:比喻堅定不移。
  • 庭陛:宮廷的臺階,借指朝廷。
  • 颯然:形容風聲。
  • 萬象:指世間萬物。
  • 探亂源:探究混亂的根源。
  • 杜機逆:阻止逆流,指阻止不良趨勢。
  • 伊呂儔:伊尹和呂尚,古代賢相,這裏指賢能的將相。
  • 皇仁:皇帝的仁慈。
  • 微責:輕微的責備。
  • 大澤:廣闊的沼澤地。
  • 喪明珠:丟失了珍貴的明珠,比喻失去了寶貴的東西。
  • 斯物:這些東西。
  • 返其真:迴歸本真。
  • 吾徒:我們這些人。
  • 鬥間色:在鬥爭中顯現色彩,指在困難中展現才華。

翻譯

我日復一日地追逐着災禍,過去的不祥之氣逼近。 在和平時期,沒有兩個人,災難來臨時,有衆多對策。 英勇的趙司成,堅守節操如金石般堅定。 秋風在朝廷中生起,風聲颯然,萬物似乎都爲之開闊。 徐卿探究混亂的根源,楊子阻止逆流。 將相如同伊尹和呂尚,皇帝的仁慈只是輕微的責備。 廣闊的沼澤地失去了珍貴的明珠,茫茫一片,難以尋得。 這些東西迴歸了本真,我們這些人在鬥爭中顯現色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動盪時期的感受和對堅守節操的讚美。詩中,「禍遘」、「祅氛」等詞描繪了不祥的氛圍,而「抗節礪金石」則突出了堅守節操的決心。通過對「庭陛秋風生」和「大澤喪明珠」的描寫,表達了朝廷的動盪和珍貴事物的失落。最後,詩人通過對「斯物返其真」和「吾徒鬥間色」的敘述,表達了對事物迴歸本真和人在困難中展現才華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堅守理想的堅定信念。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