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街鼓:古代城市中用以報時或警示的鼓聲。
- 香篆:指香爐中燃燒的香,形狀如篆字。
- 唄聲:佛教徒唸誦經文的聲音。
- 彌陀界: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 疑城:比喻難以到達的地方。
- 慈氏宮:指彌勒菩薩的居所。
- 外院:指寺院的外部區域。
- 正念:佛教術語,指正確的念頭或心境。
- 無念:佛教術語,指心中無雜念,達到清淨狀態。
- 非心:佛教術語,指非正常的心識狀態。
- 即心:佛教術語,指當下的心識狀態。
- 道人:指修道的人,這裏可能指僧人。
- 安身處:指修行的場所或心境。
- 清晨叩懶殘:指清晨敲門叫醒懶惰的人。
翻譯
街上的鼓聲剛停,香爐中的香菸已寒, 誦經的聲音似乎被雨聲所阻斷。 彌陀的極樂世界遙遠,疑城卻近在咫尺, 慈氏的宮殿深處,外院卻寬廣無邊。 正念或許比無念更勝一籌, 非心狀態比即心更難達到。 修道之人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未必需要在清晨敲門喚醒懶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寺院的靜謐景象,通過街鼓、香篆、唄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運用佛教術語,探討了修行中的心境問題,表達了對於正念與無念、非心與即心的深刻思考。最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於修行方式的獨到見解,認爲修行者應有自己的安身之道,不必拘泥於形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已卯元日雪中小飲試筆時以除夕立春 》 —— [ 明 ] 王世貞
- 《 春日過李三於鱗小飲適謝茂秦至有懷伯承明府 》 —— [ 明 ] 王世貞
- 《 敬美弟杜門信州移文乞休賦此寄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過西鄰許子看菊時曹子家傍焉 》 —— [ 明 ] 王世貞
- 《 戲贈於■先 》 —— [ 明 ] 王世貞
- 《 夜宿碧雲寺 》 —— [ 明 ] 王世貞
- 《 詠無住觀中物四首白鸚鵡 》 —— [ 明 ] 王世貞
- 《 贈俞山人允文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