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驅車出郭門,北風何慘悽。
良朋相追餞,行李且光輝。
浮雲爲我停,晨風爲我啼。
四牡既騤騤,御者安肯遲。
彈琴寫情素,柱促令弦移。
泠泠流泉水,助我絃聲悲。
何以將遠別,楊柳吐青枝。
行人插枝去,往往自成圍。
少壯若流飆,逝者不復歸。
常聞忠與信,蠻貊可由之。
及時各努力,王路正清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郭門:城門。
- 慘悽:淒涼悲傷。
- 行李:行裝,指外出時所攜帶的物品。
- 四牡:四匹馬。
- 騤騤(kuí kuí):馬強壯的樣子。
- 禦者:駕車的人。
- 情素:真情。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聲清脆。
- 蠻貊(mán mò):古代對南方和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王路:指國家的正道。
- 清夷:平靜,安定。
繙譯
駕車出了城門,北風多麽淒涼悲傷。 好友們前來送行,行裝顯得光彩照人。 浮雲似乎爲我停畱,晨風爲我啼鳴。 四匹馬兒強壯有力,駕車的人也不急不緩。 彈琴表達內心的真情,琴弦因急促而移動。 清脆的流水聲,增添了琴聲的悲傷。 如何表達這遠別的情感,楊柳吐出了青青的枝條。 行人插上枝條離去,往往自己圍成一圈。 年輕力壯如同疾風,逝去的時光不再廻來。 常聽說忠誠與信義,即使在蠻荒之地也能通行。 及時各自努力,國家的道路正平靜安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出征前的情景,通過北風的淒涼、朋友的送別、馬匹的強壯和琴聲的悲涼,表達了詩人對遠行的不捨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楊柳吐青枝”和“行人插枝去”寓意著離別和新的開始,而“忠與信,蠻貊可由之”則強調了忠誠和信義的重要性。最後,詩人鼓勵大家及時努力,因爲國家的道路正処於和平穩定之中,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