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丞陳公自楚南服貽詩見懷賦此爲謝

曾向陳家識季方,參差玉樹凜冰霜。 行臺對聳中丞柏,賜履重依右伯堂。 萬里素書來燕外,十年丹禁接鵷行。 虛勞姓字佔朝籍,已賣殘軀事藥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中丞:古代官名,相當於後來的御史中丞。
  • 陳公:指陳家的人,具體指陳季方。
  • 季方:陳季方,陳家的次子。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玉樹:比喻才貌雙全的人。
  • 凜冰霜:形容人的氣質高潔,如冰霜般清冷。
  • 行臺: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在地方設立的行政機構。
  • 中丞柏:指中丞(官職)的象徵,柏樹因其常綠不凋,象徵忠誠和長壽。
  • 賜履:賜予的鞋子,象徵官職。
  • 右伯堂:古代官署名,指右伯(官職)的辦公地點。
  • 萬里素書:指從遠方寄來的書信。
  • 燕外:指燕地之外,即遠方。
  • 丹禁:指皇宮。
  • 鵷行:指官員的行列。
  • 虛勞:徒勞,白費力氣。
  • 朝籍:指官員的名冊。
  • 藥王:指醫術高明的人,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

翻譯

曾經在陳家認識季方,他那不齊的玉樹般的身姿,凜然如冰霜。 行臺高聳,象徵着中丞的柏樹,我再次依附於右伯堂。 萬里之外,收到了來自燕地的書信,十年間,我在皇宮中與官員們並肩。 徒勞地讓我的名字出現在朝籍上,我已經賣掉了殘軀,投身於醫術,成爲藥王。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陳季方的懷念之作,同時也是對過去官場生涯的回顧。詩中,「玉樹凜冰霜」形象地描繪了陳季方的高潔氣質。通過「行臺對聳中丞柏」和「賜履重依右伯堂」,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回憶和對陳季方的敬仰。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去官場生活的反思,以及對醫術生涯的投入和自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