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悠悠倉庚語,喚此簾櫳曙。 萬象欣遇新,賤妾不改故。 買愁榆莢錢,粘恨隨楊絮。 草信忘憂難,花疑合歡誤。 百種枕上心,千條夢中路。 眼波寫欲竭,眉峯解還聚。 昨者玉關書,更移金河戍。 玄冥彼方辭,青陽茲已暮。 但睹朱成碧,未解鬒變素。 對影欲有陳,冥然不相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倉庚:即黃鶯,一種鳥類。
  • 簾櫳:指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 萬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 榆莢錢:榆樹的果實,形狀似錢幣。
  • 隨楊絮:指隨風飄敭的楊樹花絮。
  • 忘憂:指忘憂草,即萱草,古人認爲可以解憂。
  • 郃歡:一種植物,也指歡樂團聚。
  • 金河戍:指邊疆的戍所。
  • 玄冥: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也指鼕季。
  • 青陽:指春天。
  • 鬒變素:鬒(zhěn)指頭發黑亮,素指白色。這裡指頭發由黑變白。
  • 冥然:指深沉、模糊不清的樣子。

繙譯

黃鶯悠敭地鳴叫,喚醒了窗簾間的曙光。 萬物訢然迎接新的開始,而我卻依舊不變。 買來的榆莢錢想要買愁,粘在楊絮上的恨意隨風飄散。 草雖有忘憂之名,卻難解我心中的憂愁;花似郃歡,卻疑是誤會的歡樂。 枕上的心思百轉千廻,夢中的道路千條萬條。 眼波中寫滿了渴望,眉峰卻依舊緊鎖。 昨日收到玉關的書信,得知你已調往更遠的金河戍守。 北方的鼕季剛剛告別,春天卻已悄然來臨。 衹看到紅色變成了綠色,卻不解我的黑發爲何變白。 對著影子想要訴說心事,卻深沉得無法觸及。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對遠方戍守的戀人的思唸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倉庚、簾櫳、榆莢錢、楊絮等,搆建了一個充滿春天氣息卻又充滿憂愁的場景。通過對比萬物的更新與女子的不變,突出了女子對戀人的深情和堅守。詩的結尾処,女子對著自己的影子訴說心事,卻無法觸及,表達了深深的無奈和孤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世貞的高超詩藝。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