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潁(qīng yǐng):清澈的潁水,潁水源出河南省登封縣嵩山西南,東南流,匯入淮河。
- 乞食:請求食物,指僧人化緣。
- 焦山:山名,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
- 掛焦山藤:指在焦山隱居,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
翻譯
偶然間從清澈的潁水得到了啓示,我請求焦山的僧人施捨食物。 吃飽之後便無所求,只想在焦山掛起藤蔓,隱居於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世貞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偶從清潁得」一句,表達了詩人偶然間在清澈的潁水邊得到了心靈的淨化和啓示。後兩句「乞食焦山僧,一飽便無事」,則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對於物質生活的淡泊,只要能吃飽,便不再有其他奢求。最後一句「卻掛焦山藤」,以掛藤隱居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希望遠離塵囂,過上與世無爭的隱逸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新安汪惟一徐子與門生也李於鱗作長律題其竹丘捲雲截作武陵溪上笛方知馬援有門生惟一出以示餘則於鱗仙逝矣感 》 —— [ 明 ] 王世貞
- 《 意上人一梓甓婆羅門棄家入道通習三乘援蘇學士贈鄉僧文老例乞餘一言走筆應之 》 —— [ 明 ] 王世貞
- 《 仲春二十日後梅花始盛偶成四絕 》 —— [ 明 ] 王世貞
- 《 丙戌仲冬五日爲餘懸弧之辰與敬美弟及子孫謂南北二峯小飲得一七言近體 》 —— [ 明 ] 王世貞
- 《 九鬆篇 》 —— [ 明 ] 王世貞
- 《 歲除日遇雪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毛豹孫天池寺檢藏寺爲僧久據爭之力而後得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爲胡元瑞題綠蘿館二十詠石屏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