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岱嶽四首

玉琯銀璈且莫從,孤筇信汝踏芙蓉。 巖腰半捲垂虹帶,澗底俄懸落日春。 暑霽青天如對染,寒歸白雪竟留封。 靈芝只曄齋房種,不向秦皇羨五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琯(guǎn):古代的一種樂器,此處可能指玉製的管樂器。
  • 銀璈(áo):古代的一種樂器,此處可能指銀製的樂器。
  • 孤筇(qióng):獨木橋,此處比喻險峻的山路。
  • 芙蓉:指山峯,因其形狀似芙蓉花。
  • 垂虹帶:形容山腰的雲霧如彩虹般垂掛。
  • 澗底:山澗的底部。
  • 暑霽:暑天放晴。
  • 靈芝:一種珍貴的藥用菌類,象徵長壽和吉祥。
  • 齋房:指清靜的居室或寺廟的房間。
  • 秦皇:秦始皇,此處指秦始皇曾封禪泰山。
  • 五鬆:傳說中秦始皇封禪泰山時所封的五棵松樹。

翻譯

不必隨從華麗的樂隊,獨自一人,我信步踏上那險峻如獨木橋的山路,攀登那形似芙蓉的山峯。山腰間,雲霧繚繞,宛如彩虹垂掛;山澗底部,夕陽的餘暉彷彿懸掛的落日春光。暑天放晴,青天如洗,色彩鮮明;寒冬歸來,白雪皚皚,竟似封存了整個世界。珍貴的靈芝,只在清靜的齋房中種植,我不羨慕秦始皇封禪泰山時的五棵松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重登泰山的所見所感,通過對比華麗的樂隊與孤寂的山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世俗繁華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垂虹帶」、「落日春」等,生動地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結尾處提到靈芝與五鬆,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追求和對權勢的淡漠。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