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慚愧:感到羞愧。
- 何郎:指何晏,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此處可能指代某位有學問的人。
- 通隱名:通曉隱逸之名,即瞭解隱士的聲譽。
- 長齋禮佛:長期齋戒,虔誠地禮拜佛。
- 誦無生:唸誦無生之法,無生指佛教中的無生無滅之理。
- 博得:贏得,獲得。
- 諸王餉:諸王的饋贈。
- 嵇家舊酒鎗:嵇康家的舊酒器,嵇康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音樂家,此處可能指珍貴的酒器。
翻譯
我感到羞愧,因爲何郎通曉隱逸之名,而我卻長期齋戒,虔誠地禮拜佛,唸誦無生之法。即使我贏得了諸王的饋贈,我也絕不會乞求嵇康家的舊酒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何郎的敬仰以及對自己修行生活的反思。詩中,「慚愧」二字體現了詩人對何郎的學問和隱逸生活的羨慕,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自己修行生活的自省。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強調了詩人堅守信仰和清貧生活的決心,即使面對諸王的饋贈,也不爲所動,更不會去乞求世俗的珍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仰。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證明巖 》 —— [ 明 ] 王世貞
- 《 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絶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其十八 》 —— [ 明 ] 王世貞
- 《 遊金澤古寺 》 —— [ 明 ] 王世貞
- 《 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 —— [ 明 ] 王世貞
- 《 大中丞方公定之以嶺南諸什見示奉酬一律 》 —— [ 明 ] 王世貞
- 《 德甫居太夫人憂致詩見慰悲激用壯聊成一律爲答 》 —— [ 明 ] 王世貞
- 《 詠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參軍國事太傅中軍右丞相徵北大將軍魏國公中山 》 —— [ 明 ] 王世貞
- 《 楚行意頗不決聊成一章 》 —— [ 明 ] 王世貞